Cart is empty
2024/01/24
塑膠真起源故事 了解『塑膠』問世背後的意義 |
➊ 過度砍伐樹木 在塑膠還沒問世之前,早期的民眾都習慣用紙袋來包裝物品,但是採用原生紙漿無可避免要砍伐樹木,然而,樹木銳減會引致氣候變化,對環境造成明顯人為的破壞。
➋ 塑膠袋的問世 1959年,為了解決普遍使用紙袋而導致森林被過度砍伐的問題,瑞典工程師斯坦‧圖林(Sten Gustaf Thulin)看到後,覺得相當不環保,決定要發明一種輕薄、耐用、低成本的材質來製作袋子,才會著手開始研究「聚乙烯塑料」,並成功在1960年代大量生產塑膠袋。
➌ 塑膠袋的益處 生質塑膠可以應用於廣泛的領域,例如醫療類設備、汽機車與飛機輕量化零件。 隨著生物塑膠不斷進化,它們變得更加多用途,可以應用於更具挑戰性的領域。例如,一些生質塑膠現在可以用於生產耐用商品,如手機殼、家具、環保餐具。 鵬富致力於可持續發展,並開發了一系列生質塑膠產品。
➍ 塑膠被汙名化 塑膠袋產生的本意是讓人們可以重複使用,並非是利用完即丟,其實塑膠用在對的地方上,不僅可減少石化新料產生,比起金屬、陶瓷、玻璃等材質更加輕盈且方便回收再製造,解決塑膠困境最全面且更為務實行動方案,就是「減少廢棄物、重複再利用」。其中包裝、食物容器與餐具是重複利用最快速可改變的地方。 |
Comments
No posts fou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