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t is empty
2024/01/19
帶環保杯是為了配合環保政策嗎?
了解『自備環保餐具』真正的意義 |
一次性餐具的起因 70年代,臺灣 B 型肝炎盛行,擔心透過共用餐具互相傳染肝炎,衛生署研擬出餐飲業管理政策,推行用公筷母匙和免洗餐具,鼓勵跟規定飲食店家採用拋棄式木筷、紙碗盤,雖然後來醫學研究證實B型肝炎不會透過口水傳染。
一次性餐具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網路資料顯示2012-2020年的一次性杯子用量,從7.4億增加至13.95億,而這些應該要正確回收的垃圾,卻在路邊、海洋中經常見到,不只危害海洋生物,同時也影響整個生態系統,最後回到人類身上。
﹥臺灣一次性的使用量 (年)
我們可以做的改變 「重複使用」替代「用過即丟」的概念,購買飲料自備「環保水壺」、逛超市自備「環保袋」、喝東西使用「環保吸管」、購買晚餐準備「環保餐盒」,這些都是你、我、他從生活小地方就可以改變的地方。 |
Comments
No posts fou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