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為空
2023/11/06
何謂「無痕飲食」呢?
透過「減碳減廢」、「回收並重複利用」 減少飲食產生的垃圾。 |
根據環保局數據亦顯示,台灣每年約使用45億雙免洗筷,其總長度足以繞地球20圈,再加上其他免洗餐具的使用,製造時所消耗的資源及廢棄物產生量真的相當可觀,更不用說常常外食的我們,除了使用免洗筷外,通常還會有塑膠餐盒、塑膠湯匙、塑膠刀叉…等一次性餐具。
1.餐具無痕 現代人常見的「外帶包裝」都是一次性塑膠或紙盒,因為「它們」價格便宜、外帶方便。長期累積大量垃圾,地球已經不堪負荷。2020年台灣已經開始限制一次性塑膠政策,從免洗吸管、免洗餐具、飲料杯等,都是台灣逐步的改變,讓「重複使用」的觀念來減少對一次性的依賴。
2.包裝無痕 購買肉類、蔬菜最常見的「包裝方式」就是塑膠袋或是塑膠膜,帶回家後的層層包裝最後都是直接丟進垃圾桶。如果我們購買商品時可以自備購物袋、減少多層次的過度包裝,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共同維持美好的環境。
3.食材無痕 購買當地食材,可以減少運輸的碳排放。不浪費食物、減少廚餘的產生。因為處理廚餘過程產生溫室氣體,都是影響氣候變遷的原因。從一小步的改變,可以讓溫室少了一大步的產生。 |
評論
沒有訊息